2021年7月1日法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擇善者”成員潘應琴赴貴州省貴陽市黔靈山麒麟洞追尋革命記憶,重走紅色足迹,尋訪曆史遺迹。
麒麟洞位于貴州貴陽市黔靈山,黔靈山有黔南第一山之稱。麒麟洞在“七星潭”最上方,原名唐山洞,因洞内有一塊巨大的鐘乳石酷似一頭麒麟,故而得名麒麟洞。麒麟洞舊名白衣庵,本為尼姑修行之地。抗日戰争期間著名愛國将領張學良和楊虎城兩位将軍曾先後被蔣介石關押于此,因而聞名遐迩。1982年2月23日,麒麟洞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4月,被列為貴陽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36年12月“西安事變”之後,張學良被蔣介石幽禁。1938年冬張學良由湘西沅陵鳳凰山遷往貴州修文縣陽明洞,1941年5月至1942年10月張學良因患闌尾炎到貴陽中央醫院手術,後在麒麟洞養病。1944年12月再到遵義市桐梓縣天門洞小西湖。1946年4月9日,張學良由楊森陪同來到貴陽黔靈山三嶺灣,與重慶專程來貴陽的蔣介石、蔣經國父子會面。1946年11月,張學良被轉移到重慶歌樂山戴公館,幾天後飛離大陸。至此,張學良在貴州被幽禁了8年。貴州是張學良在大陸被幽禁的地方最多、時間最長的省份。
随後小分隊成員潘應琴沿着山路一直走到蔣介石與張學良會面處,并在工作人員的介紹下了解相關的曆史事迹。
下午,小分隊成員潘應琴來到西安事變史料館參觀學習。緬懷英烈的展闆上展示了楊虎城将軍的相關事迹。楊虎城将軍于1949年2月到8月也曾被國民黨幽禁在麒麟洞7個月,被轉移到重慶後遇害。
展闆的另一側是“小蘿蔔頭”與父母的事迹。小蘿蔔頭名叫宋振中,1941年生于邳州,是革命烈士宋绮雲、徐林俠最小的孩子。由于其父宋绮雲參與“西安事變”,1941年9月在西安被國民黨軍統特務誘捕,同年11月隻有八個月大的宋振中和母親徐林俠被捕入獄。在之後的八年中,他們一家先後被關押在白公館監獄、息烽集中營、渣滓洞監獄、麒麟洞監獄。由于年齡小,特務對他的看管不是很嚴,“小蘿蔔頭”就經常在牢房之間傳遞信息,幫助了解入獄同志的情況。1949年9月,在重慶解放前夕,“小蘿蔔頭”和父母一同被特務殺害,年僅9歲。解放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法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成員潘應琴赴貴州省麒麟洞探尋西安事變革命足迹的旅程就此告一段落。此行讓潘應琴更加深刻的學習到西安事變以及各位重要的革命先烈對曆史進程的重要助推作用,尤其對于中國而言,由于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使國内政治力量一緻對外,促成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發動了全民族的抗日戰争,也使得抗日戰争在全國範圍内的勝利有了現實基礎。西安事變的曆史作用毋庸置疑,對于事變的領導者,張學良和楊虎城兩位将軍,中共一直懷着特殊的尊重與感激之情。此行也讓“擇善者”青年學生深刻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力行,也有利于青年學生更好傳承紅色基因,擔當時代責任。